植被叶片和冠层结构
1.叶片结构
植物叶子的最上层为上表皮,由较密集的细胞组成,并被半透明的薄膜(阻止水分丢失)覆盖;最下层为下表皮,含气孔,可与外界进行气体、水分交换这是植物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的根本保证。上、下表皮之间为栅栏组织和海绵叶肉组织,其中,栅栏组织由长透镜状细胞平行排列而成,它是由叶绿素和其他色素组成;海绵叶肉组织由相互分离的不规则状细胞组成,叶肉细胞的较大表面积保证光合作用中O2与CO2的充分交换。
2、植被结构
植株是由叶、叶柄、基、枝、干、花等组成。从植被遥感--植物与光(辐射)的相互作用出发,植被结构主要指植物叶子的形状[用叶倾角分布(LAD)表示]、大小[用叶面积指数(LAI)表示],植被冠层的形状、大小以及几何与外部结构[包括成层现象(涉及多次散射)、覆盖度(涉及间隙率、阴影)等]。
植被结构可通过一组特征参数来描述和表达;叶面积指数(LAI)单位地表面积上方植物单叶面积的总和;叶面积体密度(FAVD)-某一高度上单位体积内叶面积的总和;叶倾角分布(LAD)-用分布函数表征,它确定了沿入照方向和观测方向叶片的不同平均投影面积,可分为喜平型、喜直型、倾斜型、均匀型、球面型等;间隙率(间隙概率)-可通过野外测量或间隙率模型(Li-Strahler)反演。
植被结构是随植物种类、生长阶段和分布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。在定量遥感中,它大致可分为两种:水平均匀植被(连续植被),如草地、幼林和生长茂盛的农作物等;离散植被(不连续植被),如稀疏林地、果园和灌丛等。两者需用不同的模型方法加以研究,前者适用于辐射传输模型,后者适用于几何光学模型。
入射光在植被内的传输不仅依赖于植被组分的吸收和散射特性,而且依赖于植被的结构。
3.植被的光合作用
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和转换光能的过程。它所利用的是太阳光的可见光部分(0.4~0.7μm),即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(photosyn-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,PAR),占太阳辐射的47%~50%,其强度随着时间、地点和大气条件等变化
植物叶片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(absorbe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-tion,APAR)的大小及变化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植物叶片的光合面积。而光合面积不仅与叶面积指数(LAI)有关,还与叶倾角分布(LAD)、叶间排列方式、太阳高度角等有关。
射入叶片的可见光部分中的蓝光、红光及少部分绿光可被叶绿素所吸收,月于光合作用。叶子的光合作用过程总是伴随着叶子的呼吸作用进行的。叶子通过,其下表皮层的气孔吸入CO2,并扩散到叶腔内;在光能的作用下,叶内的CO2与水汽结合,经光合作用过程生成碳水化合物和呼出氧气。即6CO2+6H2O=C6H12O6+6O2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将转换和消耗光能。此外,射入植被的光能除了被叶子吸收外,还有部分的反射和透射。光合作用的潜力是受植物类型、结构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