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水粒子形成机制
分享到    浏览:75

降水粒子形成机制

降水形成是由微小的云滴、冰晶,逐渐增大为雨滴、雪花或其他降水物,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。云滴的直径一般不超过50μm,最大可达100μm,在云中的分布浓度约为100/cm3。雨滴是直径大于100μm的水滴,它在云中的浓度要比云滴的浓度低6个量级左右。在云滴与雨滴之间,直径50~100μm的水滴称为大云滴,在云中分布的浓度与云滴和雨滴相差较大。一块云能否降水,就要看一定时间内能否使百万数量级的云滴增大转变成一个雨滴。云滴增大的机制主要有2种,即凝结(或凝华)增长和碰并(碰冻)增长。这2种增大机制在降水形成过程中始终存在。在云滴增长的初期,以凝结(或凝华)增长为主。在云滴增长到一定阶段后,则以碰并(碰冻)增长为主。

1)云滴凝结或凝华。云滴的凝结(或凝华)增长过程是指云滴依靠水汽分子在它表面凝聚增长的过程。在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,由于云体持续的上升冷却或云外水汽的不断输入,使云内空气中水汽压大于云滴的饱和水汽压,因此,云滴能够有水汽凝结(凝华)而增长。一旦云滴表面产生凝结(凝华),水汽从空气中析出,空气湿度减小,云滴周围便不能维持过饱和状态,而使凝结(凝华)停止。所以,在一般情况下,云滴的凝结(凝华)增长有一定限度。要使云滴的凝结(凝华)增长不断地进行下去,还需有水汽的扩散过程。即当云层内部存在着冰水云滴共存、冷暖云滴共存、或大小云滴共存的任何一种条件时,水汽从一种云滴转至另外一种云滴上的扩散转移过程。譬如,当冷、暖云滴共存时,暖水云滴就会蒸发而减小,而水汽转化到冷水云滴上,使其不断增大。在冰晶、水滴和水汽三者共存的云中,由于相同温度下冰面饱和水汽压低于水面饱和水汽压,水分子直接从过冷水滴中转化为冰晶(即凝华过程)。这种水滴和冰晶同时存在,而水汽从水滴转移到冰晶,使冰晶增大而水滴减小的冰水转化过程,被称为冰晶效应,亦称为贝吉龙过程。无论是凝结过程还是凝华过程,本质上都是水汽分子的扩散和热传导过程。由于云滴增长率与其半径成反比,随着尺度增大,增长率下降。云滴通过凝结过程长大而成为雨滴可能会需要很长时间,甚至超过云的发展期。

2)云滴碰并或碰冻。云滴通过凝结增长达到一定大小后,云滴的碰并增长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。云滴碰并增长是指大小云滴之间发生碰并增大的过程,主要有布朗碰并、湍流碰并和重力碰并等,其中重力碰并是最主要的碰并增长模式。所谓重力碰并是指由于云内云滴大小不一,其运动速度也有所不同,大云滴下降速度比小云滴快,大云滴在下降过程中会很快追上小云滴,大小云滴因相互碰撞而黏附起来,成为较大云滴。在下落过程中,重力和空气阻力达到平衡后,水滴(云滴和雨滴)匀速下降,此时的下降速度被称为水滴的下落末速度。一般而言,水滴粒径越大,其下落末速度越大,两者近似呈指数关系,给出了水滴下落末速度与尺度的关系。在上升气流中,小云滴的上升速度会比大云滴快而追上大云滴,并与之合并成为更大云滴。云滴增大后在下降过程中又可合并更多的小云滴,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此外,由于云中分子的不规则运动(布朗运动)、云中空气的湍流混合、云滴带有正负不同电荷等原因,也可引起云滴的相互碰并。对于冰晶而言,除了水汽凝华增长之外,冰晶与冷水云滴之间还存在碰撞并冻结的增长过程(碰冻增长),冰晶之间存在着相互黏连作用而增长的过程(丛集增长过程)。